abb电机与发电机

张煜坤与海底布缆船

   2018-10-23 船海装备网17430
核心提示:  张煜坤(1915~1997),桐乡乌镇人。上海中华造船厂总工程师,我国制船业资深高级工程师、专家。  1975年2月,由上海中华
  张煜坤(1915~1997),桐乡乌镇人。上海中华造船厂总工程师,我国制船业资深高级工程师、专家。
 
  1975年2月,由上海中华造船厂开工建造的我国第一艘海底布缆船“邮电一号”,长71.4米,宽10.5米,排水量1300吨,航速14 节,船上装有先进的履带式布缆机和电缆维修配套设备,可载电缆400吨。1976年3月正式交付上海邮电局使用。“邮电一号”布缆船投入运行后,只花两月时间便顺利地完成了由中日共同铺设海底电缆,我方负责的敷设任务。不仅为国家节省了大量外汇,还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誉。
 
  1972年,中日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声明,实现了邦交正常化。为了加强两国通讯联系,两国政府商定共同铺设从中国上海市南汇县至日本熊本县苓北町,全长872公里的海底电缆。根据协议,双方需要完成各自海域的敷设任务,并定于1976年底完成。由于当时我国还没有布缆船,日方表示愿意为我国布缆。邮电部上海邮电管理局海缆办奉命向日方购买布缆船。
 
  张煜坤作为中国船舶总公司指定考察人员随同海缆办组织的专家组赴日本参观考察了k.D.D.布缆船工作流程及有关造船厂。他们还跑遍了东京、横滨、长崎……等地船厂,收集和整理了大量有关建造布缆船的资料。回国后,专家组与日方在北京进行了四十多天的谈判,终因日方索价太高未能达成购船事宜。张煜坤便与有关船舶设计单位一起整理资料,共同商讨,克服种种困难,自行设计布缆船图纸,并负责建造。后来,上海中华造船厂成为我国建造海底布缆船定点单位。鉴于张煜坤对我国造船事业作出的卓越贡献,1983年,被中国船舶总公司、造船工程学会列入我国制船业专家名册。
 
  张煜坤出生在今乌镇五星后珠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系清代名医张千里五世孙。他三岁丧父,与遗腹妹、母亲三人相依为命,孤儿寡母,家境每况愈下,生活十分艰难。尽管如此,其母颇有主见,她想到祖上乃书香门第,家里再困难也要让儿子读书。少时在本村入塾三年,又先后就读于乌镇植材小学、新塍县立第四小学。张煜坤自幼聪明好学,毕业时各科成绩名列前茅,并以优异成绩考入上海中华职业学校机械科。母亲借贷无门,典卖了家里仅有的田产作学费才得于入学。他在校求学期间靠为学校刻蜡纸、做清洁工自助生活费,每年靠学校奖学金读完了高级机械科全部课程。毕业后因无力深造,由学校介绍进入中华造船厂工作。
 
  抗战期间,工厂被迫关闭,他不愿做亡国奴而流亡重庆,边工作边求学,先后就读到于金陵大学汽车专修科、重庆大学机械系。四年多的大学生活极其艰苦。他一面学习,一面利用业余时间打工赚钱维持生活。由于当时大学未毕业,只能偷偷地做助教,帮助老师批改作业,每天直至深夜。学校统一熄灯后,他只能点了蜡烛,在烛光下做好自己的作业。寒暑假做家教或外出打工。他说:“我没有休息日,没有娱乐生活,整天泡在教室、寝室、图书室内……”他就是凭着这股奋发向上的决心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才修满大学课程,并以优异成绩被美国依里诺大学录取为研究生,然因借贷无门,旅费无着而放弃深造机会。1947年,大学毕业后重回中华造船厂从事船舶设计工作。
 
  解放后,中华造船厂获得了腾飞,他在基础建设、技术改造、新产品设计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1956年,作为高级知识分子,张煜坤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又升任为总工程师。从此,他把家里的一切丢给妻子,没日没夜地扑在工作上。妻子有时家务做得很辛苦,难免要发发牢骚,说:“你是个好党员,好干部,但不是个好丈夫!”话虽如此,她始终全力支持丈夫的工作。就这样,他在船舶建造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奋斗了五十余年。
 
  张煜坤作为高级科技人才(教授级),被《桐乡市志》载入“桐乡籍在外知名人士名录”。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